算算工作這十多年來,前前後後已經換了好多次工作了,其中有的是真的換到新公司,有的則是在企業內部經歷不同部門跟工作屬性。從一開始接觸業代教育訓練,因緣際會加入公司與對岸汽車大廠合作評估案的團隊,協助通路領域的規劃,漸漸對通路有所瞭解。

 

通路端總需要不同促銷活動,後來也開始參與規劃汽車業前所未有的促銷專案,如五年竊盜險、延長保固、維修代步車等,因而對汽車相關公司的業務內容有所瞭解。後來開始發展車用電子,而在通路端的推展,包括業務銷售流程、教育訓練、以及相關推動事項的大大小小事務也得全力參與。

 

在這段期間,以通路為起點,向外觸及不同領域及高度的業務內容,或許從此就是會持續的嘗試新類別的工作。

 

是的,所以後來自己選擇調到從事車用電子應用與規劃的單位,甚至後來還因此接下「聯名卡」的專案,除了擴大集團關係企業的接觸範疇,也開始與外部企業有了合作關係,如銀行、系統業者等。那時聯名卡的任務,從規劃到推廣一整個流程run下來,成績還不錯,雖然回想起來還是有一些方方面面可以改善,至少那時的自己是頗開心的。

 

後來,被安排接下汽車商品企劃的工作,那兩年多的時間,算是我工作過程中收穫最多,但也最黯淡的階段。收穫的是能體驗到國際大廠從事商企的流程與重點,瞭解所謂的Project management是怎麼一回事,同時也藉此機會把破英文變得可以對話與溝通;而黯淡的是其實工作表現並不理想,壓力大卻硬撐著,第一次覺得自信心少掉一半。

 

而在最不景氣的時候,得為小孩遷至台北親自照料,所以選擇了轉換跑道,到了飲料公司總經理室近一年,而後又到廣告公司一年,前者算是以先前經驗套用在不同產業還得到不錯的效果,後者是因緣際會,為了圓自己學生時代的夢想希望當個光鮮亮麗的廣告人,雖然知道會很操勞,還是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,最後也因作息難以跟家庭生活好好接軌,也只能選擇當作中繼站了。

 

寫到這裡,似乎像是在寫履歷表自傳中的工作經歷,真的要寫的話怎可能如此隨性,但也未必十分精彩,只是剛好有不同工作屬性的體驗,可以多出幾個段落出來而已。

 

回想起來,行銷價值鏈的各領域,如商品企劃、廣告傳播、通路發展與管理、專案企劃等都體驗過了,所獲得的經驗稱不上專業,但至少都瞭解箇中精髓。

 

後來,還是因緣際會,有機會回到原來的集團環境,只是這一次的領域不再是行銷領域,而跳脫到經營管理的層面,對關係企業的策略發展、經營績效、以及溝通協調等類別事務進行控管與輔導,經過了兩年半,算是駕輕就熟,也累積不錯的服務口碑,算是信心重建的一個階段。

 

近日,一樣是因緣際會(用不完的因緣際會),集團內部來了一個對我來說又是全新領域的工作機會,結合未來絕對會是趨勢所至的產品與應用-電動車的能源服務,會運用到雲端科技,要建構複雜可行的商務模式,等同為十年後的普及化的情境作試行準備。但在內部卻是眾人不想去的地方,大部份知道消息的人都會冒出一個大問號難以置信,但我還是勇敢的接受這個新挑戰,你也可以說是單憑一股傻勁兒。

 

所以,我又要換工作了!

 

我想「因緣際會」總是持續給我新的學習機會,而這學習成長的過程,反而是我在工作上可以向前的動力來源。僅管該事業有很大風險、該工作也有相當的困難度,很單純的思考就是去追求新事物一定不是壞事。說穿了,還是內心那種「玩」的態度,在告訴自己說「去玩玩吧」,如果只是把工作視為工作,對我來說就會很乏味,好像每個月就在等發薪水的樣子。但要是能讓工作變得有趣,或是帶著找尋趣味、冒險或發掘的角度去面對工作,對我來說就能有積極付出的驅動力,水瓶座就是有這種冒險犯難的本質吧。

 

雖然已年近四十,應該就一個定位以及專業領域作穩定的發展,嘗試新領域一般說來是很具風險的。從以前的經歷看來,我似乎還是覺得還有一些新事物可體驗,或是習慣這樣的模式了,但到底要累積到什麼程度呢?老實說,我也沒有明確答案,只覺得這樣的過程才有樂趣可言,未來的事就繼續交給「因緣際會」吧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u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