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最近開了一個會議,對公司(這是一個傳統的家族企業)而言其實是很重要的,要對現有問題與瓶頸做深入探討,並討論出適當對策,對於一個進這公司才三個月的我而言,雖然本來就已經知道公司存在著許多問題,但總是還懷著許多期待。

我是這會議的主辦人,我事先規劃好會議架構與各業務部門應檢討的問題結構,也事先收集其報告做系統性的彙整與建議方向的提出,也收集許多外部環境資料,因為問題點不只是業務單位而已,也包括公司經營策略的層面。

我記得一開始老總還很認真的跟我們說,這會議很是重要,要業務單位好好準備,會議時間再長也要好好進行,看到他的認真神情跟肯定語氣,我們當然會覺得老總有其企圖心囉,不好好效命怎麼行呢?

但是我們在辦公室裡也聽到「不同」的聲音:「以前這樣的會議已經開了很多次了,都嘛是開了之後也沒什麼改變」、「問題是冰凍三尺、非一日之寒,能解早就解了,還需要開這種會嗎」、「老總其實只是要做給總裁看的,大家配合一下就對了」。。。。

即使如此,我們還是應該把該做好的事給做好,不該有所打折,所以還是給他做好準備。

在會議的前一天,我的主管去跟老總詢問準備資料及會議流程,結果得到的回覆是「資料沒問題,但會議要按表操課」。唉,一聽到要「按表操課」四個字,我就心領神會了,原來我的期待終究是要被打折的,我的主管還安慰我說他以前經歷的公司也是如此,複雜的問題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善的,這我當然瞭解,其實我失望的是「心態」問題,這後面會繼續說明。

會議當天,老總開了場,五個業務單位流輪上台報告,每一個報告完,就由我們總經理室提問跟建議,也包括一個企劃部,但都是各自說明自己的簡報內容,其實也沒相互討論,更別說能有什麼火花出現了,然後就是三個長官(總經理、副總裁與總裁)的「指導」,這樣的流程反覆的五遍,從早上十點開到晚上六點十五分,真的是做到按表操課了耶。

會議過程中,大家都像是把自己的內容說明完就沒事了,長官的指導也不知其他人聽進去多少,我還是以快手用筆電做了記錄,發現長官的指導還是存在著許多問號,尤其是還在丟「公司的經營方向應該怎麼樣」、「我們到底該發展哪些產品」這類的問題,果然是一直再重覆著「老問題」,但這些老問題怎麼會一直期待由底下的人告訴高階呢?

最後總裁總結時提到:「這個會議雖然「方式」已經做了改變,但過程都沒有討論,大家所提的問題都未切中真正的問題點,當然今天也不會有任何結論,希望下次能再改進。」

那時的我滿想舉手跟總裁反應,我也想讓會議能「好好」進行,只是大家都想演話劇給你看,沒辦法,只能看下一次的會議能不能從話劇變成歌劇了。

至少在會後的兩天,我將會議記錄及交辦事項整理出來後,老總親自召集相關人員討論交辦事項的進行方式與負責人,講難聽點是要做給上面的人看,就要好好把樣子做好做足,講好聽一點就是基本上他還是想把問題一一解決,只是知道問題之深之多,逐一解決已經很不錯了。我寧可信其後者,雖然我被assign好幾個專案,反正領人薪水,當然還是盡力去做好它囉。

這場「話」劇,我滿好奇的,與會的人在過程中是怎樣的想法呢?總裁期望能看到有「改弦更張」的分析與想法,其他高階希望能讓總裁覺得已經有在「改弦更張」了,其他主管盡可能準備資料,表現得已經很盡心盡力了,我們這些幕僚呢?大概也只是不斷看著錶,看會議當天能不能早點結束而下班回家吧。到底每個人失望跟滿意的程度各有多少呢?如果還是以「話」劇的心態來看待的話,那開再多的會還是一樣的。

還好我自己的失落程度沒多少,早就做好心理準備了,畢竟這是個傳統產業下的家族企業,我還可以再多拿三個月看一看到底這家公司有沒有希望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uture 的頭像
    future

    遇見future的wen

    fu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