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這不應該是我們該做的吧?主管怎麼老是喜歡包山包海,事情能不能focus一點,老是在做別部門該做的事,該做不做,卻累死三軍,一點意義也沒有!」
「都已經知道決策結果了,還要我們趕著做一些合理化的資料出來,誰會真正看ㄚ?做資料的價值在哪兒?一點意義也沒有!」
「為什麼事情老是要複雜化,要搞出那麼多分析資料,難道不能單純化一點,業績不好就是因為品牌價值低,還要牽扯一堆昧著良心、是是而非的理由,真是一點意義也沒有!」
「這資料只是參考性質,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確吧,老是花時間在這種沒value的時情上,真的很浪費生命,一點意義也沒有!」
「對方的要求本來就不合理,為何我們還要花精力去study出countermeasure去滿足對方,為了不合理的目標而努力,甚至不具競爭力的結果,真是一點意義也沒有!」
許多同事都會對工作有所抱怨,「怎麼老是在做沒意義的事呢?」,以至於工作意願及熱忱降低,在工作上找不到成就感,我有時也會這樣覺得。
就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角度來看,員工會有這樣的問題,大部份的原因是來自於組織或主管兩大因素,可能是組織權責劃分不清、主管帶人方式、或是組織文化等問題。
對我而言,我都將其歸咎於「環境」因素,而環境不會因你而改變,你得因環境而改變,這樣的「轉念」,如同你面對事情的態度或價值觀,端看你如何看待這樣的情況。
我通常會「往好的地方想」,即使認知上是在做沒意義的事,也會對自己說「其實是有意義的」、「可以變得有趣一點」。
「老是在做別部門該做的事,沒關係,雖然很累,至少有機會接觸不同領域的業務,當作學習的機會也不錯」
「即使都已經知道結果了,還要事後依長官的意念去合理化一些資料,要能夠合理化也是邏輯能力的訓練」
「越是複雜化,表示從更多不同的角度切入分析,可以學著不同的思考範疇,不單單只是直線思考而已」
「分析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正確的資料,不正確的資料只會造成錯誤的解讀與判斷,雖然只是小地方,但卻是一種實事求是的精神」
「如何在許多限制中能找出一個平衡點,甚至能有所突破,也是一種學習」
其實我都會認為這些都是一種「學習」或是「經驗累積」,不會真的是沒意義的事情,如果自己是以負面的心態去面對的話,事情就真的是無趣且沒意義可言,這對工作而言是沒幫助的,也失去有任何創新的機會,而對自己而言,大概也失去可以成長的機會吧。
換個角度想,反正時間是一分一秒的過,在辦公室就是這段期間,拿人薪水接受上級指示做事,何不開心一點做呢?
- May 17 Wed 2006 00:34
老是在做沒意義的事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