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去拜訪以前的老闆,很久沒見了,聊了一會兒。
 

我們從台灣市場狀況講到亞洲市場發展,講到政治操作到台灣多年封閉的悲哀,講到大陸快速崛起與無限潛力,講到投資觀念與個人發展等等。他說這15多年來往兩岸的體驗,覺得自己最大的收獲就是「視野」。

 

所以他鼓勵我應該到對岸去發展,未來的戰場在那裡,台灣再怎麼樣就是一個樣,最大的問題是在台灣的人們都太封閉了,視野太狹隘了,難怪過去的競爭優勢現在都再也說不出口或不敢拿出來了。

 

我說有些考量,不然早就去了,他認為給自己的限制太多了,有些東西都該捨棄才是。是的,都是「取捨」問題,端看自己要取A而捨B,還是要捨C而得D。對我來說,未來還是有機會,我並不認為會有「稍縱即逝」的危機感;當然我也不會就認定會在這裡安逸著,重點是不要讓自己的視野越變越小。

 

我知道他跟我聊那些東西,多少也是在測測我的視野有沒有長進,其實不到他認為的標準啦,自己也不是一個很「用功」的人,這倒沒什麼,對我來說是種提醒作用。從他的角度來看,是種鼓勵──年輕人本來就該讓自己的視野無限寬廣。

 

後來再想想,對於「視野」也有另一新解:

 

視野本來指的是「眼界」,可以看到事物的範圍,越是眼界大開,越能增長智慧,看待事物的角度或深度也能異於常人。若再進一步想,其實這兩個字應該包含兩種意思,「視」就是眼界(View),「野」其實是野心(Ambition),看的到的目標或方向,更需要「企圖心」或「決斷力」來驅動個人的行動,概括來說,都是「智慧」的展現。

 

所以,偶爾跟有智慧的人或前輩聊聊,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,有問候的傳遞,也有經驗的交流,這也是增進視野的好方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uture 的頭像
    future

    遇見future的wen

    fu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