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第三堂課的收穫】
派系的存在是種常態,而在派系的微妙互動下,總有些人紅、有些人能游走多方、有些人是山頭、有些人是好人等等,有各種不同屬性或地位的人。
面對新環境的新人而言,在沒有任何背景與職位下,張亮眼睛、拉長耳朵以及注意口舌是很重要的,要在短時間內分辨周遭的角色,知道誰是Key man,有哪些禁忌要注意的。但我並沒有火眼金睛,能一眼就能看得出來,還是需要他人的協助才行。
辦公室裡總有熱心的人,會主動告訴你一些「規矩」,也會告訴你哪些人是「關鍵人物」,所以要「拜碼頭」,其方式當然就是主動接觸與請縊,但要懂得察言觀色,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有人主動示好的,所以有時要藉由工作上的話題,等到慢慢熟了之後,也才能漸漸擴展話題。
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與喜惡,透過多人的意見的彙集,其時就能知道這公司有哪些派系以及江湖規矩,對一個新人而言,並不需要選邊站,就當作是一張白紙,採中立姿態,對誰也不具威脅性,較能西線無戰事。
要是能被Key man所接受的話,其實就等於能被這個組織接受了。這好像以前我還在小學時候,從花蓮轉學到台中,一個鄉下學生到城市學校裡,我依稀還記得我也是觀察到一些是屬於Key man的同學,不論是剛好坐旁邊的,或是下課總是被人圍著的,我好像也是想辦法融入進去。
呵~這或許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求生本能吧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