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工作上,當上司對於你的工作表現或處理過程有表達一些意見,也許是因為個人的粗心造成資料的錯誤、或是個人在文件上的內容闡述不夠完整、或是在事情處理上的積極度不夠等不同的狀況,可能因此讓上司很語重心長地提醒著「多用點心」,然而這短短的四個字,會因不同的情境可能有不同的結果:
個性「粗心」或常「不小心」,的確是該多用點心!
如果工作內容中涉及到數據分析或是跨部門資料整合,因為有時的粗心或是不小心,計算出錯的數字或是彙整出錯的資訊,經由上司的發現而有所指正,只要多「細心」一點,多「專心」一些,時時提醒自己,個性是可以被改善的,而原有常造成的錯誤發生率將會降低許多,多用點心的確是有效果的,那代表自己是有「上進心」的。
已經很用心了,但還能再多用點心!
對於一個很努力學習與工作的人,如果其績效或效率還不是很好的情況下,如果上司是以不甚滿意帶著責難的語氣斥喝著「多用點心」,心臟不夠強的人可能會因此而「灰心」喪志,而失去努力的意願;如果心夠堅強,會將之轉化為「越挫越勇」的正面想法,藉此鞭策自己要更努力,這當然很好囉,但這樣的人很多嗎?我並不這麼認為耶。
如果上司能以鼓勵方式對待,「我知道你很用心,我相信你再多用點心,會更好的」,是不是等同「我知道你很努力,我相信你再多努力一些,會做得更好」呢?這樣下屬才有被激勵到,且知道需要往哪個方向再做努力,這樣不是很好嗎?但有多少上司能做到這樣呢?
如果已「無心」,如何多用點心?
明知應該改善的地方有哪些,但錯誤卻會重覆發生,每每都會被上司皺著眉頭、眼帶恨鐵不成鋼的銳光地說「多用點心」,這時候應該不是個性粗不粗心的問題,似乎是所該用的「心」已不再了。
換句話說,如同失去想要改善的動機,只單憑著基本的責任感,在上司指出錯誤的時候,去解決那個問題,但後續似乎還會再發生。
如果上司沒發覺該下屬已呈「無心」狀態,沒了「企圖心」,上司還是一味地每次給予嚴厲或是輕蔑的指責,我想效果只會適得其反,下屬再也不想用半點心了;如果上司有所瞭解,給予正面的引導或是同理心的溝通,面對無心工作的原因,是因為興趣不符、壓力太大或是家庭因素等等,並提供心理上或物質上的支援,說不定還能夠喚回已失掉的心。
【結語】-上司更要多用點心!!
我們可以發現,同樣的文字,用不同的表情或不同的語氣所表達或被解讀的意思是全然不同的,擔任主管職務的人應該要特別注意,因為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你的下屬,對自己或對工作的未來觀感或價值認定。
同時,上司也應該主動觀察與瞭解下屬是否有「無心」工作的情況,有蛛絲馬跡就應該去瞭解原因並給予協助解決,不然,對組織或工作都會有負面影響的,因為這樣的「無心」也許會像病毒一樣擴散傳染給其他人,到時候就不是單一個人問題,而演變為群體問題了。
所以,真正該多用點心的是「上司」,多用點心【貼心、同理心】想想該以什麼樣的溝通方式或語言協助下屬能更上一層樓,多用點心觀察【關心】下屬是否情緒低落或是工作不適的情況,適時給予改善。
最後,希望不會出現「白目」的上司或下屬,將「多用點心」,當作多用「點心」-記得常吃蛋糕或甜點之類的點心,那真的是會啼笑皆非的。
- Dec 23 Fri 2005 08:46
多用點心‧多用點心‧多用點心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