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朋友都是有好勝心的,也許是天生的,所以也是正常的。但是一味的好勝,一不小心「輸了」就會有很大的失落感或挫折感。
小羊也是如此。
不論是對運動、遊戲或小常識等等,要是能感受到比爸媽厲害,就會有很興奮的成就感,她常會很自豪地說:「我很厲害吧!」,這對自信心的建立是很有效的,我們當然是常「製造機會」給她表現。但相對的,她也很脆弱,要是沒有比較「厲害」的話,或是沒如她所預期的得到「厲害」的結果,那她的嘴角馬上會下垂、眼眶泛紅,甚至跑到房間趴在床上小小啜泣著,這表示她「受傷」了。當然我們有時會去安慰她,告訴她一些如「妳本來就很棒」、「只是玩遊戲,沒什麼大不了」、「多練習就會比爸爸還厲害」等等的「大」道理,再給她哈哈癢一下就好了;有時就讓她自己一個人「自我癒療」,抱抱她愛抱的毯子一下,之後自己就會若無其事的走出房門,恢復正常狀態。
大班的學期末,學校老師還有教授小朋友玩五子棋跟圍棋,小羊回家問我們會不會下,我說「爸爸很會下五子棋」,小羊就一直囔囔要跟我玩,某一天我只好去買了磁鐵式的棋組。
兩個小人都把它當作新鮮的玩具,尤其是寶弟當作是「黑色豆豆」,或是在棋盤上用一顆顆棋子組成像魚或其他圖案。
小羊當然很興奮地要跟爸爸挑戰,而寶弟在旁怎可能靜靜觀戰,當然想來插一腳,一直想來搗亂一起下,我只好跟他說「中間這條線是界線,一人一半」,寶弟還真的聽了進去,從此以後,只要要下棋,寶弟一定會來一起玩,但也會主動說「ㄟ,不要超過這條線ㄛ」,真的不小心棋子壓到線,還會惹他發怒「你超過了」
我記得第一盤,身為一個仁慈的爸爸,怎麼會給她當頭棒喝呢?當然是在「不知不覺」下讓她贏了第一盤,她當然很是高興,而立即要求下第二盤,這一盤當然是不再放水囉,當我說我贏了,她的淚水已經盈眶了,我只好趁機告訴她說「如果輸的話,要知道為什麼輸了,下次才能贏ㄚ。。。」。
之後,下了很多次,每次大概都四到六盤,當然我都是控制彼此的輸贏比例都是一半一半的。在過程中,也慢慢地引導她該注意什麼,應該要怎麼下,越下越小心,代表她越來越會思考。小朋友的學習能力真的很強,她除了會吸收外,也會自我發展,自己想通一些下法的道理,有時連大人怎麼輸的都不知道呢!
漸漸地,她比較能接受與面對「輸了」這件事,頂多只是小小叫了一下,然後很積極地說「我還要再玩,要贏爸爸」,我就得繼續陪玩下去。
在小羊滿六歲之餘,我想五子棋是給她第一個受挫力的養成遊戲。
我個人覺得受挫力是要能夠適應這個競爭環境的最基本要件,而小時候是養成的最佳時機,如此未來才能面對強大的競爭壓力,能建立更堅強的自信心,能有好的情緒管理能力,這比要給她學一堆才藝來得重要許多咧。
我想藉著下五子棋,小羊的受挫力應該有所增進,當然還得靠其他事件作驗證,不過看著她從容易受傷的樣子,進化成越戰越起勁的模樣,還真有趣。
也因為這樣子,小羊每天看到我下班回來,就追著要找我下五子棋。但我也得想想下一個可以養成的工具或遊戲是什麼了。。。。
- Jul 09 Thu 2009 16:24
小羊愛下五子棋之受挫力鍛鍊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