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快滿兩歲的寶弟,學會說話的速度是相對較慢的,而第一個學會的組詞(單音不算),應該說第一個讓我們清楚聽得懂的詞兒居然是「不要」,其聲音宏量而清晰,隨著一天天的成長,聲量越大。沒想到這麼小的年紀就懂得「拒絕」!

他皮的時候,特別愛回答大人「不要!」,有時還帶著搖頭的動作。

「我們來看書好不好?」
『不要!』

「來玩車車好不好?」
『不要!』

洗澡前:「噓~噓~噓~」
『不要!不要!不要!不要!。。。。』

寶弟的「不要」都很快速回應,有時一百八十度轉頭就跑開,有時語氣很是堅定,有時還會拉高音調大聲回答。總之就是很直接地回答你「不要!」

想想自己,多羨慕這種單純而可愛的Say No,當懂得越多,想得越多,要能在0.5秒內果然地對人或對自己回應「不要」,那彷彿是個夢。

記得小時候對媽媽常回答「不要」,我覺得理所當然,她覺得判逆不受教。要我多穿件衣服、要我早點睡、要我聽她說話時不要看著電視。。。

記得在工作上,對主管的要求,常常不會將「不要」脫口而出,因為說出來是種不敬與反抗。但也常因為這樣而招致許多額外的Loading,久而久之也被定位成「能者多勞」。

記得在很多時候,回答「不要」對別人而言是種直接的回絕,而讓人感到難過,可能在人需要幫忙或安慰的時候。

當經歷過那麼多事以後,自己對於要不要回答「不要」這兩個字就越來越保守,總要經過至少一秒以上的思考。

有時為了不直接回答而要找婉轉的詞句作代替,有時又得真的勇敢說不免得被ㄠ。說與不說在腦袋裡處理的過程,其實都是得消耗許多腦細胞,畢竟我們不是純真無邪的小孩子,他的不要我們會視為調皮可愛。在真實生活中,是或不是、要或不要都是種「決策」,既然是選擇過程,就不得不多思考,你要變得果決,要有說話的藝術,或是能夠周祥顧慮,我想都在個人功力累積了。

為了要享有小孩子毫不猶豫說不要的那種感覺,我也只好「以其人之道回治其人之身」,當小孩要求我唸書或玩遊戲時,我也直接的說「不要!」。不過在被持續「請求」下,我還是會屈服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uture 的頭像
    future

    遇見future的wen

    fu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