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時我處的部門是「商品企劃部」,顧名思義就是從事汽車商品的中長期規劃,同時也要經營車用電子TOBE的開發與應用,而那時也因為TOBE會涵蓋水平事業與會員資料庫,所以「資料庫」也是業務之一。
而聯名卡推出的初始目的就是為了累積與維護客戶資料庫,所以我所處部門是當然的對應窗口,也不知是不是因為這樣,因為聯名卡跟汽車商品企劃及IT應用沒有很緊密的關係,加上它不是一個直接可以賺錢的東西,所以此專案在部門裡受重視的程度並不高,老闆不會有時氣呼呼的來質問進度,也沒有KPI的背負而感到有達成壓力。
我記得我的老闆曾定位此專案也是個「商品」,一種結合多項服務的商品,當然也是「商品企劃」的範疇。呵~乍聽之下還真以為是硬柪呢!不過也柪得有理啦。
所以我的專案是個「三不管」專案,沒人會告訴我該怎麼做,也沒人會催促時程,一度我曾認為「反正公司並不重視這專案,做不出來也沒差吧;真的火燒屁股的話,一堆長官自然會跳起來關心吧。。」,曾因為這樣想而覺得意興闌珊。
不過,總是正面看待事情的我,還是轉了個心境:
「反正時間就是一直走,何必要這樣浪費呢?」
「如果公司要心要重新出發,那就應該證明它是可行的」
「既然沒人管,那就表示我可以自由發揮,就當是充份授權」
「反正再怎麼做也不會比前差,真正做得不對的地方,反正還有主管可以頂著」等等。
我調整成「玩」的心態,並不是玩世不恭的玩,而是在玩一個Game,這樣就不覺得過去是包袱,也不會覺得沒人管是不在乎,告訴自己說「就放手去做吧」。
於是乎我自己安排經銷商座談以瞭解第一線的問題與需求,自己與集團代表檢討進度與會議討論,自己彙整出策略架構,自己向公司高階做專案報告,自己跟廣告公司合作製作物設計,自己寫操作手冊,自己辦教育訓練等等,雖然過程的情緒會起伏不定,但熱情不減,總覺得自己可以依自己的想法把專案從規劃到執行一路走完,不管這專案對公司到底重不重要,自己油然而生的成就感是很滿足的。
前面提到老闆老是對我不聞不問,在某一年的系統尾牙中,每部門都要選兩個績優員工做獎勵,我老闆還特別說了一下我是個自我管理的優秀同仁,雖然忘了那時獎金是多少錢,但至少證明他是充份授權,而且認真做事還是會被看得到的。
跟很多人比起來,「三不管」算是無比幸運的了。很多人所面對的主管,對於專案的要求很是「龜毛」,花時間對其簡報,主管又挑東挑西的,又可能指示有的沒有的。換言之,有的人因為主管很是「關心」反而做起來綁手綁腳,甚至變成無頭蒼蠅。
有這樣的環境,讓我可以盡情的發揮與歷練。能有這樣的機會,真的是再幸運不過了。
- Feb 19 Tue 2008 15:31
聯名卡專案經驗(二)-三不管vs充份授權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